兩位素不相識的老人交為好友,他們以書相認、以德相交、以未面“相見”、借書畫“傳心”的佳話,成為新版的“伯牙”與“子期”……
2013年10月15日下午,被莫言譽為“哲人奇人”的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盛宏公司董事長劉希山教授收到一封陌生而又親切的信,里面盛著大氣磅礴的幾幅書法作品,和一封用毛筆寫成的親筆信,行草書法嫻熟豪放:“希山先生:您的大作(《希山格言選》)已認真拜讀,很好,非常好!!!回味消化,早受真益……”落款“周烈勛”。 見信如見心,劉希山教授看后非常感動,他立即撥通了信里留下的電話,從未謀面的兩位老人很快交流到一起,并留下陣陣爽朗的笑聲。
兩周后,周烈勛先生再次寄來數幅自己的書法作品,劉希山教授立即回贈了自己研發的國家專利產品、“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盤突出克星”——電磁治療儀。
12月22日,劉希山教授第三次收到周烈勛先生郵寄的禮品,那是裝裱好的長幅書畫——“華夏血脈,源遠流長”等作品,其“華”字陰陽聚會,氣脈流長,斑斑錦繡,成于一筆,展示了周先生書法藝術之高超。尤為難得的是周烈勛夫婦用刺繡裝裱的“壽”桃作品,以及用劉希山教授與母親合影裝裱出的“慈母恩祥,希山忠孝”圖,這是希山先生為人的真實寫照,周先生真乃千里外的“希山知音”!看著這幅清晰度并不是很高、可能是周先生從網上下載的自己與90歲老母的合影時,劉希山教授眼睛濕潤了:真是相見恨晚未相見!他準備快尋機會快相見……
《希山格言選》被譽為“新時代的道德經”,成為周老與劉老的精神“媒介”。正是:一書悅服后,千里覓知音;三寄墨中寶,只為慕彼人。
七十歲的周烈勛老人乃當代著名書法家,正廳級干部,退休前任成都市水電局長、黨組書記,現任《中國精品藝術》特約顧問,其作品曾在《2012全國社團領導人大辭典》中隆重刊出,部分書作被中央、省、市領導,企業家,以及臺、港、澳、日等友好人士收藏,被譽為“大手筆”。周烈勛先生讀《希山格言選》后對該書和劉希山教授的道德人品、哲理境界贊嘆不已,故不顧素不相識,千里傳書,以心會友。
劉希山先生現擔任盛宏公司董事長,中國民族醫藥開發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儒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等職。他開創了中藥提速的先河,研發出36項國家專利,被山東經濟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濰坊學院、海南大學、加拿大世界中醫藥學會等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原衛生部長錢信忠為他的發明創造題詞“中藥提速,造福人民”,山東省委原書記蘇毅然題詞“中藥提速好”,山東省人大主任韓喜凱親自實踐產品后題詞“技高一籌”,莫言參觀盛宏公司后為劉希山題詞“哲人奇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