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余塊明清古匾驚現盛宏
匾額是古人將道德、學問、書法、雕刻藝術、建筑文化等融為一體的高度精華體,現代人難得一見。而中國民族醫藥開發委員會副會長、山東盛宏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希山先生卻收藏到自明清至革命戰爭以來
的300多塊珍貴古匾,其中明萬歷年間仲然題寫的“學海無邊”、康熙書畫家王時敏親筆“紫氣東來”、乾隆恭摹康熙的“無為”、慈禧御筆“永固鴻基”、咸豐戶部右侍郎王茂蔭題寫的“祖德流芳”、革命戰爭
賀龍題寫“紅軍學堂”等均是各時代的稀世之作。每一塊匾都是一部歷史史詩,每一塊匾都是一座歷史豐碑,每一塊匾都是歷史書法藝術的結晶,每一塊匾都有一段歷史故事的真實寫照。劉希山的盛宏博物館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古匾館”。
天道酬勤
清代三朝元老、一品大員孫家淦親筆
題寫的“天道酬勤”,既是罕見墨寶,又是他的親身體悟、勸世忠言。孫家淦從小家境貧寒,他利用勞動余暇,刻苦讀書,掌握了大量知識,于康熙五十二年,時年30歲的孫家淦考中進士,并分別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要職,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膽識的宰相級官員。前人評價說:“家淦初為直臣,其后出將入相,功業赫奕,而學問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實以嘉淦為第一人。”
祖德流芳
清代王茂蔭是馬克思在《資本論
》唯一提到的華人(見《資本論》第一卷146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一版)。他是道光進士、清朝著名的貨幣理論家、財政學家,曾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他上書皇帝《條議鈔法折》,建議發行紙幣,提出“極鈔之數,以一千萬兩為限”。其目的在于用控制數量來防止通貨膨脹,以便“無累于民”而“有益于國”。后來他又對發行不兌現紙幣上了《再議鈔法折》,力主將不兌現紙幣變為兌換紙幣,觸怒了咸豐皇帝,被調離戶部。“祖德流芳”是王茂蔭為老家重修家祠時題寫的,其落筆恭謹求實,又不失清朗明澈,實在是王侍郎為人敦倫重孝,為官忠心可鑒的寫照。
紫氣東來
為明末清初畫家、“西廬老人”王時敏的
親筆之作。王時敏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為“清六家”之一。這塊“紫氣東來”匾額,筆墨含蓄,渾厚清逸,凸顯大家風范。“紫氣”代表祥瑞,是從老子那里傳流的。春秋時期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好觀天文,修養深厚。一天夜晚,他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云聚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關尹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圣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于是他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最終迎來圣人,老子在這里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經》。
大悟無言
一代高僧虛云大師為清末民國時期禪宗泰斗,
信徒達數百萬眾,慈禧太后曾數次向其請教國家大事,雖然國運難轉,但也多次為她慧解危難,使得慈禧太后對其崇敬有加。建國后虛云大師被選舉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20歲安詳圓寂。虛云老和尚以“大悟無言”將其妙悟境界開示弟子,宣統二年陸煒光題寫的“大悟無言”敬由心發,拙樸無華,直似標月妙指,直指老和尚朗然妙心。
紅軍學堂
“紅軍學堂”匾額由賀龍元帥親筆題寫,
制作于上世紀三十年代。2012年3月15日,該匾收藏者,72歲的湖南常德股骨頭壞死康復患者劉進寶老人將其獻給了盛宏公司董事長劉希山,感謝劉教授為他解除了徹夜不眠之苦。1934年10月,賀龍率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發起湘西攻勢,重創敵軍。在此期間,賀龍響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創辦紅軍學校的號召,也在當地辦了軍隊學堂,并親筆題寫“紅軍學堂”。國民黨反撲、紅軍撤走后,劉進寶的爺爺劉德周將匾藏到了山洞里,最后因匾被殺害。1969年文革期間,劉家也因賀龍匾再次受到牽連,劉進寶的父親劉歸寧被紅衛兵折磨致死。劉歸寧臨終叮囑劉進寶:“一定要將這塊匾送給自己的人保管!”歷經78年之后,劉進寶終于完成了前輩的遺愿,將被鮮血染紅的匾額鄭重托付給了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劉希山,該匾得以公開向社會展出。“紅軍學堂”書法渾厚飄逸,顯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賀龍同志不俗的文化底蘊,也是十大元帥唯一留下的牌匾。
匾額藏品,為研討歷代書法藝術和傳統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當人們問及這些匾額的來歷時,劉希山先生淡淡地一笑:“這是大家從祖國各地把匾送到盛宏來的,是對我的信任和厚愛。我只有盡心盡力保管好的權利,這些東西都是社會的!”據了解,劉希山發明的電磁治療儀為百萬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盤突出等頑疾患者祛除了病痛,全國27省、100余地市、118批、兩萬多名康復患者代表到盛宏謝恩,一些康復患者聽說劉希山先生喜歡收藏時,紛紛送來了自己珍藏的古匾。